語言的義肢
如果失去了一條腿,可以裝義肢;如果失去牙齒,可以裝假牙。
那如果失去說話的能力,能不能有專門修復語言的腦神經義肢呢?
神經科學教授David A. Moses博士(本文稱:摩西教授)也有同樣的問題。摩西教授為了協助潘喬Pancho,一位患anarthria的個案(註一),溝通日常所需,嘗試了仿間所有的溝通輔具。但是由於潘喬腦幹損傷已長達16年,全身大部分的肌肉癱瘓,導致能溝通的方式非常有限也十分緩慢。
摩西教授決定重新設計溝通輔具,直接從腦神經科學著手。他認為既然我們人類所有的肌肉(包括聲帶)都是由腦神經控制,而且神經元的交流是透過電流,那麼理論上,應該可以在潘喬的大腦植入晶片,透過晶片直接讀取大腦中的語言訊息,讓潘喬直接透過大腦溝通。
換句話說,摩西教授希望能幫助潘喬「把意識轉換成文字」,希望潘喬想說什麼,都可以直接透過晶片和電腦,轉換成字幕。
問題來了,「要怎麼讓電腦知道潘喬想說什麼」還有「該怎麼保護潘喬的個人隱私」成了研究團隊最大的考驗。
讓電腦知道個案想說什麼?
摩西教授和研究團隊決定參考傳統溝通輔具,從溝通核心字彙著手。研究人員請潘喬嘗試使用聲帶說出50個溝通核心字彙,雖然潘喬無法順利地發出語音,但可以驅動大腦的運動神經元(motor neurons)。當潘喬大腦神經元產生電流時,潘喬腦內的晶片將電流傳遞到電腦,透過電腦分析電流,辨認潘喬想說的字,最後呈現在螢幕上。
經過短短幾個月下來的訓練,電腦可以即時判讀潘喬想說的50個溝通核心字彙,甚至讓潘喬表達超過1000個不同的句子!(延伸閱讀,用溝通核心字彙學英文)
據說,潘喬使用神經義肢成功表達的第一個句子是「我的家人在外面(My family is outside)」。
重點是,目前市面上提供給重度癱瘓個案的溝通輔具,如果能幫助個案在一分鐘內表達5個字就很不錯了;摩西教授的神經義肢,結合腦神經、晶片、和電腦,短短幾個月的訓練,就可以幫助潘喬在一分鐘內表達超過15個字。
不過摩西教授謙虛地說,「一般人正常說話語速,每分鐘高達120-150個字,所以這個神經義肢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保護個案的個人隱私
可以直接透過大腦溝通非常方便,但是如果個案無法保守秘密和隱私,再厲害的神經義肢也應該沒人想用。
因此摩西教授和研究團隊決定,只訓練晶片讀取「聲帶肌肉神經元訊息」。意思是,只有潘喬「想說出口」的話才會被電腦讀取,至於不想說出口的話,不會被傳遞到聲帶的神經元,潘喬也不用擔心大腦內的晶片洩漏自己的想法和隱私。
摩西教授和團隊的研究,讓失去語言能力長達16年的潘喬重新使用語言溝通,更為所有失去語言能力的個案帶來一線希望。這個研究中使用到的語言神經義肢,不僅能幫助到腦傷的病患,也可能幫助到漸凍症的病患或失語症的病患維繫溝通能力。
潘喬與紐約時報記者分享道:「我原本只想為自己做點什麼,就算是一點小事也好,但我現在知道,我並不只是為了自己而做(I just wanted to somehow be able to do something for myself, even a tiny bit. But now I know, I’m not doing it just for myself. )」
該研究於2021年7月15號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點此看原文) ,是成人語言治療屆多年來的一大突破,太興奮了,因此特別發文以玆紀念。
完整影片介紹:
註一: Anarthria是一種由腦部損傷或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或帕金森氏症)所引起的重度構音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