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治療室會發單音了,但是為什麼一回家就全都還給老師了?」親愛的家長,這個狀況是因為:「你的孩子尚未完成治療療程」。孩子去上語言治療課,是去改變自己原本的發音方式,學習大部分人的發音方式。而這個改變的過程,就像是「學滑雪」。需要經過以下七大階段,才算學習完成…
「如何幫助我的孩子學習語言?」親愛的家長,每個人喜歡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不過我們每個人的「大腦建立腦神經迴路的準則」都是一樣的。所以想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學習,必須從腦科學說起。目前腦神經科學家針對「神經可塑性」提出以下「十大原則」 (Kleim et al., 2008)幫助我們用最適合大腦的方式學習新知識新技巧:
挑選玩具是一門哲學,擁有太多玩具佔空間,擁有太少孩子容易無聊。我自己也是挑選玩具的苦主,成為語言治療師後,發現玩具是幫助孩子學習和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管道。因此特別邀請到三位語言治療師,Tina、Anita、和Jennifer,來分享語言老師愛用的私房教具。
去年第一次見到尼可的時候,他只能重複別人的話,無法主動表達自己的需要。當老師問「尼可你今天好嗎?」,他回「好嗎?」;老師問「尼可你想要吃什麼?」,他回「吃什麼?」......尼可無法回答問題,無法用口說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和校長對於尼可的溝通能力感到憂心……
英語口說會使用到的單字大約是250,000,但是每個字的「出現頻率都不一樣」。根據統計,美國人平日說話的時候,有 85%的內容只由 200-300 個單字所組成,我們稱之為「溝通核心字彙」。核心字彙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任何人只要會這些單詞,基本上就可以在英語國家暢行無阻」……
真正的語言學習的順序是「互動聽->互動說->互動讀->寫」。為什麼要加一個「互動」? 因為「互動」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沒有互動,就沒有語言學習。我看很多日劇韓劇,到了日本韓國海關問話一個字都聽不懂。今天孩子看再多的英文卡通,到了美國一樣是「什麼都聽不懂」,一樣的道理,所以學英文,從「溝通」開始……
最常遇到家長和老師的問題,就是「如何刺激孩子語言發展」?在看到孩子語言有發展之前,首先要先解決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孩子喜不喜歡跟你玩」。孩子如果不喜歡跟你玩、或是不喜歡跟你說話,你就算請來海倫凱勒的家庭教師,也無濟於事。 語言治療最難的也是在這一道關卡:「能在短短一小時內讓孩子卸下武裝,願意放心開口說話」才是真正的功力所在……
「我的孩子是不是有語言發展遲緩?每次叫他說話,嘴巴都閉得緊緊的,他到底是不會說話,還是不想說話?」親愛的家長,當「說話」變成「口試」,沒有人會喜歡說話的。如果你的孩子發展正常、身體健康、聽力沒問題,你可以試試看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