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會說話,還是不想說話

「我的孩子是不是有語言發展遲緩?每次叫他說話,嘴巴都閉得緊緊的,他到底是不會說話,還是不想說話?」

親愛的家長,當「說話」變成「口試」,沒有人會喜歡說話的。

Untitled_Artwork 29.jpg

學語言是個孤獨且艱辛的過程,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每個人遇到的挑戰也都不一樣,因此孩子在學語言的過程中,特別需要我們的「耐心」和「鼓勵」。

如果你的孩子發展正常、身體健康、聽力沒問題,你可以試試看這樣做:

(1) 提供口語示範

Untitled_Artwork 31.jpg

將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眼神、表情、和肢體語言」。當孩子手伸向一個玩具車,他們就在溝通:「我想要車車」。

這時候請不要拿走玩具車或用命令式語氣說:「你應該要說什麼」、「你要說車車」、「說車車再給你」。這些態度只會讓孩子覺得你是故意吊他胃口,覺得說話是一個討人厭的口試,敏感的孩子(像我自己)甚至會覺得被欺負。

孩子需要的是「你的示範」,慢慢地說:「喔,你想要車車啊」,然後溫柔地將車車給孩子,並且堅定地重複「車車」。這個過程能讓孩子在穩定地情緒下學習,只有當孩子情緒穩定了,我們才有機會讓他們小腦袋將「語音」和「物品」連結在一起,也就是學語言。

(2) 提供學習機會

Untitled_Artwork 32.jpg

每個孩子在學習語言的初期,都需要經過一段聽覺轟炸期,我稱它叫「泡腦子時光」。好酒愈陳愈香,孩子的大腦「泡」在語言裡,泡得越久學得越快。以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好好地「泡在語言裡」。

  • 每天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坐下來,用不強迫「純分享」的態度閱讀一本書。閱讀的時候邊讀邊用手指向書本的文字或圖片,閱讀幾次後,鼓勵孩子跟著你一起做。

  • 每天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唱一首歌」。使用孩子喜歡的歌,多唱幾次,習慣成自然。當孩子習慣後,可以在副歌的地方少唱一兩個字,看看孩子可不可以幫你「填空」。

  • 每天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玩一個互動小遊戲」。孩子玩得愈開心,就學得愈快愈好。玩遊戲不一定要大張旗鼓,生活中最平凡的掃地拖地,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超好玩的遊戲。

  • 每天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溝通。孩子想玩風車,你想先掃地,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先』掃地,『再』玩風車喔」。若搭配「掃地」和「風車」的圖片,可以同時提供視覺和聽覺輔助,不只幫助孩子轉換活動,也幫助他們學習「掃地」和「風車」的名字。

(3) 提供溝通的機會

Untitled_Artwork 33.jpg

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學著使用「肢體語言」表達需求,而家長也都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肚子餓、想睡覺、該換尿布,凡事為孩子張羅打點到絲毫不差滴水不漏,漸漸地孩子便失去了「溝通表達的機會」。

建議家長可以把孩子喜歡的東西和討厭的物品一起放在孩子「看得到但是拿不到」的地方(鎖起來的透明箱子裡,或是如圖放在同一隻手上),然後裝傻問「你要什麼(what do you want)?」。

裝傻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是故意不幫你,爸爸媽媽不是在考你,而是我們真的不知道你需要什麼」。當孩子察覺到,「肢體語言沒有辦法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的時候,才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4) 提供「口語協助」

Untitled_Artwork 34.jpg

當孩子發現肢體語言不好用,需要學習用「更精準的方式」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家長可以趁機提供「口語協助(你要掃把,還是要風車)」。提供兩個選項,慢慢地說,方便孩子學習物品的名稱。

就算孩子只說「凹把」或「翁ㄉㄜ 」,也算是成功用口語表達自己喔!孩子學語言首重「溝通」,先能順利溝通後,再考慮發音、用詞、句長、文法等問題,才是正確的語言學習順序唷!


(5) 覆述孩子的話(提供口語示範)

Untitled_Artwork 37.jpg

重複孩子說的話,並且幫孩子把話說得更好聽,能夠:

  • 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有聽到(建立口說自信)

  • 提供孩子更好聽的說話方式(提供口語示範和學習機會)


如果孩子能指著風車,用力地說出很接近的音「哄~ㄊㄜ~ 」,也算是成功用口語表達自己喔!孩子學語言首重「溝通」,先能順利溝通後,再考慮發音、用詞、句長、文法等問題,才是正確的語言學習順序。

這時候家長可以溫柔地將風車交給孩子,慢慢地覆述孩子的話「風~車~」,然後馬上參考語音發展表,看看ㄈ和ㄔ的音,是幾歲開始發展。


成果檢驗

Untitled_Artwork 38.jpg

每個孩子學習的速度不一樣,需要的重複次數也都不一樣,有些孩子需要「耐心地陪伴」,有些孩子需要「鼓勵與信任」,有些孩子只需要「多學幾次」就可以有效地溝通。

如果家長(1)-(5)步驟都做好做滿,連續每天做,一個禮拜後應該會得到以下結果:

  • 如果孩子說得「很清楚」,恭喜過關!

  • 如果孩子說得「很接近」,但是很模糊,請回到(1)再玩個幾次。

  • 如果孩子依然「不開金口」,請回到(1)再玩個幾次,同時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

  • 如果孩子「很願意溝通,比手畫腳講一大串,說得很開心,但是就是沒人聽得懂」,請直接找語言治療師幫忙。

語言學習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阻礙,通常不是家長的錯,我們可以為孩子傷心難過,但請絕對不要自責,你的孩子可能只是需要不同的方法學習。所以請把握時機,盡快讓語言治療師成為你的專屬軍師,把握黃金治療期,孩子一定會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