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溝通核心字彙」學英文
如果你從來沒有用「ㄅㄆㄇ注音書」教孩子學中文,請立馬丟掉「ABC字母書」,改用溝通核心字彙教孩子學英文。
台灣英文教育,一直以來都努力參考美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只可惜,美國小學的課程設計目的,旨在於幫助孩子「閱讀和寫作」,教「A,Apple; B,Banana」是在幫助孩子學習認字,不是幫助他們建立聽力和口說能力;至於孩子「聽力和口說」,早在上小學之前就已經打好根基。
我們都知道,大腦學習語言的順序是「互動聽->互動說->互動讀->寫」。將英文視為第二外語的我們,更應該優先著重於「聽說溝通能力」,而建立良好「溝通能力」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英文的「溝通核心字彙」。
核心字彙跟英語學習有什麼關係?
英語口說會使用到的單字大約是250,000,但是每個字的「出現頻率都不一樣」。根據統計,美國人平日說話的時候,有 85%的內容只由 200-300 個單字所組成,我們稱之為「溝通核心字彙」。
核心字彙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任何人只要會這些單詞,基本上就可以在英語國家暢行無阻」。很難相信是吧?讓我來用兩歲寶寶的「溝通核心字彙32字」示範給你看:
首先,一早起床肚子餓,想要問是有想吃什麼,可以說「eat?」。
跟室友去買「麥當勞」,朋友點完後輪到你,可以說「my turn」。
如果你不會點餐,你可以跟店員說「help」。
拿到餐點要找位置,可以說「this」或「there」。
吃飯前要洗手,可以指著自己的手,跟室友說「wash?」。
薯條掉地上,可以跟室友說「no eat that」。
吃完飯,有吃飽可以說「all gone」或「all done」,沒吃飽可以說「more eat」或是「eat more」。
想上廁所,門打不開,可以說「no open, help」。
從廁所回來,看到有小偷在翻你包包,可以說「no, mine! Help!」。
抓到小偷,想教訓他,可以說「NO MORE!」。
這些字出現的頻率之高,甚至成為治療師判斷英語孩子語言遲緩的標竿。例如美國寶寶們兩歲前,如果不會說這些字,寶寶極有可能有語言發展遲緩。
核心字彙就是學英文的「根」,這些單字可以用作各種用途,是一群四通八達的英文單字,也能讓學英文「更實用」、「更輕鬆」、「更有趣」!
溝通核心字彙是語言學習的起始點
現在你知道,學說英文(甚至是任何語言)的小秘密,下次看到「孩子的第一本ABC書」之類的書籍,可以放心的收起錢包,頭也不回地離去。學英文的第一步,從來不是「A,A,Apple」,更不是背26個英文名詞。想學英文,請跟美國寶寶一樣,直接使用英文溝通核心字彙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