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遲兒的雙語學習
「老師,我孩子語言發展遲緩,連中文都學得一塌糊塗,是不是別妄想讓孩子學英文?」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說我學生的故事,關於Rod(化名)的故事。
----故事開始----
Rod的母語是西班牙文,紅遍全校師長,大家都知道這位學生「不會講英文,也不會說西班牙文,正在學習使用溝通輔具,有被同學霸凌過」,連學校的輔導老師都私下跟我分享:「Rod家境複雜,媽媽看他不會說話,覺得他智力也不行,因此常常不避諱地在他身邊說一些『他不應該知道的事情』。家人都以為他聽不懂,可是他其實都有在聽。」
開學第一天和Rod接觸後就對他印象深刻。一位小四生,頂著圓圓的肚子,圓圓的臉,總是帶著一頂棒球帽子,用世故的眼神看著身旁發生的一切。Rod完全顛覆我對「被霸凌孩子」的印象。他一進治療室,便霸氣地佔據了一整個桌子,不許其他孩子靠進他的地盤。他雙手大字形放在桌上,直挺挺地坐著,下巴微抬,藐視同學,像極了一位小霸王。
還不會用句子說話的Rod超喜歡與人互動。我問他暑假過得如何,他說「good」,我問他暑假去哪玩,他說「Mexico(墨西哥)」。接著,他問我:「You uh..uh...uh...home? (你家在哪裡)」,我說台灣,他沒聽過台灣,我補充「是中國旁邊的一個小島」。「China? I know!」他興奮地說:「China food, yum!」他很喜歡中國食物,他問我的名字怎麼念,練習說我的名字幾次後放棄,直接叫我「China Girl」。
Rod在我心裡佔了個很特別的位置。經過一年的治療師後,發現他總是比別人更認真更很努力地度過每一天。在學校,他努力地展現小霸王的姿態,決不放過任何欺負他的人。在教室裡和治療室裡,他很努力地學習,只為了不想被人瞧不起。經過整整一年的密集治療之後,他認得一些高頻率單字,可以用溝通輔具自己看書,可以用句子「I want a hug」請老師給他一個擁抱。老師們個個對他的進步感到欣慰,校長和主任們也都讚嘆他的成長。
可惜一整年下來,Rod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來過學校,從來沒有出席任何家長會議。學校在學期末前和家長聯絡後發現,在他們心中,Rod依然還是那位「不會講話,什麼都不懂的遲緩兒」。
----故事結束----
孩子的成長發展總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不要將我們此時此刻對孩子的判斷,當成葬送孩子學習機會的藉口,是我從Rod身上學到的功課。
回到語言發展遲緩兒在雙語學習方面的議題,我想說「沒有試過怎麼會知道孩子做不到呢?」台灣非常國際化,同時擁有中文和英文的基本表達能力,是在國際間生存的必備工具。如果因為孩子目前的語言發展狀況,就斷然放棄給孩子學英文的機會,豈不是限制了孩子成長,葬送了他們未來發展的空間。
我始終相信,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孩子學中文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圖個滿分,不是為了精通中文學理,而是為了在日常生活能夠溝通無礙。學英文也是如此,今天孩子學英文的目標不是為了英文滿分,不是為了變成洋腔洋調的外國人,而是為了在無法用中文溝通的環境下,能夠順利地用英文溝通。
因此,不論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如何,都可以學第二外語。如果孩子在三歲後才接觸英文,如果孩子不是在英文環境中長大,如果孩子母語學習的能力落後於一般的孩子,都還是可以把英文學好喔!
雖然有語言學習障礙的孩子,在學語言上會面臨到更多的困難,但是學英文就和學中文一樣,只要掌握以下五點,就可以順利幫助孩子培養語言能力:
1. 要趁早。趁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提供學習機會。
2. 靠興趣。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教材。
3. 多接觸。多聽多看多閱讀。
4. 多練習。練習溝通,練習書寫,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
5. 多玩樂。頻繁且穩定的生活互動和遊戲互動,通常是孩子語言能力進步的主因。
想把英文學好,只要透過以上五點,每天花十分鐘用英文跟孩子溝通互動 (每天十分鐘,比一週60分鐘更有效),多多給孩子信心和鼓勵,孩子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謝謝你耐心聽完語言老師說故事,更多關於英語學習的小秘方,將會不定期推出。請繼續鎖定語言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