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治療,工具篇

在做遠距治療之前,我也是對遠距治療有十萬個疑問,為了提供最完整的解答,特別邀請到SLPTalk語言治療談馨茶話會語言治療宅、和好好老師等等語言治療師一起合作,分享我們過去一年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大家共體時艱,一起度過疫情難關。

語言治療可以大略分成「語言」和「吞嚥」兩大類,而治療流程則分成「評估」和「治療」兩部份。要了解遠做至聊,必須從「遠距語言評估」、「遠距吞嚥評估」、「遠距語言治療」、「吞嚥治療」等四大部分著手。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0.03.20 PM.png

詳細互動圖文解說

下載治療師們特製的Google Slide,了解更詳細的內容!內涵互動式閱讀,以及所有網頁的連結,方便閱讀應用!

遠距語言評估

兒童語言能力遠距評估與平常的評估是一樣的,需要透過標準化測驗、非標準化測驗、語言範本(language sample)、家長老師回饋、學習能力評估、互動觀察等等方式多方著手,了解孩子的優點以及可以學習的方向,分析孩子學習的方式以及學習的速度,拼出孩子最完整的語言發展現況,以及規劃孩子未來的發展曲線。

由於目前受限於科技以及缺乏線上標準化測驗工具,因此更加仰賴治療師的專業判斷。如果真的有必要透過遠距做「語言評估」,治療師將需要透過以下方法才能獲得最完整的資訊:

  • 用影片多方紀錄觀察:

    需要請家長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活動中,用影片記錄下孩子與家人朋友互動的影片。

  • 拉長遠距互動的時間

    將治療師與孩子「真實的線上互動時間」拉長,讓治療師與孩子在線上互動個兩三次(每次一小時),等孩子與治療師熟悉了,玩開了,才有機會能收集到完整的資訊,也才能提供準確的評估報告。

  • 治療師調整或自製標準化和非標準化測驗

    再資深的治療師仍然需要透過一訂的標準佐證自己的判斷。

  • 安排傳統面對面語言評估

    強烈建議家長,等到疫情緩解後,帶孩子去找治療師,再用傳統的方式做一次完整評估,以確保遠距評估的準確性。 

如果家長遇到「沒有親自與孩子互動就做完評估」的治療師,請直接與治療師說「謝謝,慢走不送」。

至於成人語言能力的評估好好老師補充道:『有些工具仰賴「提示層級」的不同來計分(例如簡明失語症評估工具CCAT擁有重述、功能提示等層級),在確認個案是否因為訊號的延遲或是硬體設備的缺陷,而需要治療師彈性調整測驗方法,仍然是需要評估個體差異的。治療師將實體的標準化工具移動到線上測驗時,更要注意成人個案的視覺、聽覺是否可以達到與實體測驗相當的能力。』

遠距吞嚥評估

非常不建議需要「第一次吞嚥評估的病人」用遠距評估的方式進行。評估吞嚥就跟醫師評估有沒有骨折一樣,都需要透過專業的儀器設備,才能精準地看到肌肉實際的吞嚥能力和吞嚥狀況如何。

語言治療宅特別點出「對於不同風險感染的個案,須採取不同的流程與標準」。首先,會產生氣霧微粒的臨床手續(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AGPs)能免則免,當必須進行高風險手續時,建議經過醫療團隊討論。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0.47.37 PM.png

詳細互動圖文解說

下載治療師們特製的Google Slide,了解更詳細的內容!

風險範例分級(完整表格

  • 高風險:氣切、喉切除的照護、抽痰、插管

  • 中-高風險:鼻胃管放置、內視鏡吞嚥攝影、喉科內視鏡

  • 中度風險:Oral Motor、腦神經及反射檢查、臨床吞嚥評估、吞嚥放射影像檢查、呼吸訓練、吞嚥訓練

基本上,吞嚥評估需:「對於不同感染風險的個案,採取不同流程標準(請參考下圖)」。至於實際上的操作,可參考以下臨床指引原則,並解尊重治療師個人的專業臨床判斷。

臨床指引原則

  • 不接觸的情況下可完成的事,就在接觸前盡量做(病史、家屬護理報告等)。

  • 在不影響照護品質的前提下,減少直接接觸的時間並最大化與個案間距離。

  • 平衡照護上的安全、自身安全、和個人防護管理。

  • 不斷重新評估自己的策略風險評估,因為情況可能每日都會快速變化。

  • 如果因為以上任何考量而評估受到限制,應在報告中確實紀錄

  • 在醫院中需全程戴口罩,接觸每個個案都應該有眼部防護

  • 確實遵照CDC、地方政府、院方的感控準則。

根據病患狀況採用不同流程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1.08.13 PM.png

詳細互動圖文解說

下載治療師們特製的Google Slide,了解更詳細的內容!

 

遠距語言治療

經過一年的遠距洗禮,我們的心得是「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主題,就是最好的遠距教材」,因此我們會透過不同的類別列舉網站資源,與大家分享我們蒐集的遠距教材。也歡迎下載利用Google Slide製作的互動圖文說明版,內涵所有的網站連結,方便大家直接點閱!

  • Google slide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0.02.55 PM.png

Google slide是老師們製作「虛擬教室」的必備工具,它同時也提供「互動」功能,方便老師自治製作教具。

如何製作虛擬治療室?

  • 線上閱讀網站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0.06.13 PM.png

語言治療室一定要有書,遠距語言治療也是一樣!幸運的是,現在的網路資源非常多,不論中文或是英文的網路資源都可以輕鬆找到!

  • 線上教具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0.06.36 PM.png

BoomCard是一個美國老師們和治療師們的自製教具的資源庫,目前主要都是英文教材。因為它提供「互動」的功能,實際使用上就像是在玩簡單的遊戲,深受老師們的喜愛。此外,語言治療宅也有製作線上發音教材,面費讓大家使用!

  • 影片音樂

影片不管對大朋友小朋友來說都非常吸睛,我們喜歡和親朋好友分享自己喜歡的影片,孩子也一樣!看影片的時候假裝自己看不懂,請孩子解釋給你聽,一起討論影片的內容,等孩子將治療師當成他們最好的網友,語言學習便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 線上遊戲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0.47.13 PM.png

詳細解說搭配連結

下載治療師們特製的Google Slide,了解更詳細的內容!

遊戲是治療室中不可少的必備項目!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讓孩子有機會立即應用在治療室中學到的語言技巧。

  • 輔助教具

    Doc Camera

只有紙本教材怎麼辦?沒問題,直接使用Doc Camera! 文馨老師會用Doc Camera分享紙本的教材或繪本;Eunice老師則是用Doc Camera請學生教做三明治,或是和學生一起DIY學習做玩具。

Pinkcat (39.99/year) 

SLPTALKTina老師說:「這個網站我幾乎天天用!」他主要是題目和遊戲mix match的網站!你可以選擇你要的題目或練習,例如Wh問題,代名詞,構音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然後你可以再搭配你想要的遊戲。可以做flashcards使用,或是選擇題!Tina老師覺得他遊戲滿棒的是年齡層滿廣,最小2-4歲可以玩(e.g., 找找看),到5-6年級都可以(Bingo)等等。他還可以自己客製Question list,針對你想要的部分做加強! 

Lesson Pix (36/year) -Good for arctic 

SLPTALKTina老師說:「這個網站我已經用了好幾年了,很陽春但是很好用!」系統裡面已經有很多大家提供分享的資源,Tina老師最喜歡他客製化的部分!你可以從網站裡選擇你要的圖片,甚至上傳自己的圖片,套入各式各樣的模板來製作學習單。Tina老師常上課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完成,或是當作作業!

他的模板不是只是問題而已,他很多是拿來做visual aids的,譬如first- then, visual schedule, 社交故事(social stories), 還有很多符合low tech AAC的圖片模板。不只如此,他還可以自製很多遊戲包含骰子,井字遊戲,簡單桌遊,賓果,拼圖...等等! CP值滿高的!

Virtual Dice (Google內建免費)

SLPTALKTina老師說:我常常透過以上教材搭配Google 的虛擬骰子做遊戲!

 Visual Timers (倒數計時器

談馨茶話會老師說,倒數計時器適合注意力比較難集中、年紀比較小、需要常常稍微休息一下的個案,我通常上課一開始會和個案約定好"每做X分鐘的練習,就可以休息X分鐘”,休息時間個案想做什麼都可以(和老師閒聊電玩、看喜歡的YouTube影片、想要老師在Zoom上面打開白板跟老師玩幾輪圈圈叉叉等)之後會慢慢拉長上課/練習的時間(有時候會偷偷把timer按暫停讓個案再多做一點練習~)

  • 課後追蹤 練習進度follow up

    好好老師認為家長的幫忙,能大大提升治療效果,因此建議:「將教材提供給個案家長之後,在家中的訓練不間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治療師不妨列出一個這樣的表格,紀錄日期、練習項目(由治療師填寫),本日練習的次數/頻率及時間長度。年紀比較大的個案可以自行監控自己的練習進度,年紀比較小的個案也可由家長協助紀錄。在遠距醫療(telehealth)的文獻中,多數作者皆在研究中要求家長錄製練習短片並回傳,由治療師給予回饋,及時修正家長帶領孩子的練習手法。然而,治療師可以依照自身工作負擔和個案的個別差異斟酌follow up的強度。

    另外,治療師需要與家長確認介入的主題以及訓練的能力是否可以幫助個案在家中的日常生活,是否可以增加個案的自立能力,或是減少家長在家中照護的負擔。與家長建立反饋機制可以彈性地調整介入手法,有好的家庭支持,才能讓治療效果更加顯著。」(以下為參考範例)

Screen Shot 2021-05-23 at 1.57.33 PM.png

遠距吞嚥治療

語言治療宅特別分享指出:「建議設置『臨床指引原則』來引導臨床治療師,並且尊重臨床人員自身的臨床判斷。」

美國研究和指引參考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我知道資訊量龐大,所以特別製作了圖文互動檔案,而且附上所有的連結,方便取用!希望這些資訊能夠幫助你順利度過疫情,也祝福你身體健康一切順心如意!